联系我们

球粒陨石

2015-3-2      浏览:
  • Brand   
  • Type   
  • Inquire Now
详细介绍


球粒陨石,石陨石中的一种,即岩相中含有球粒构造的各类石陨石,它没有遭遇过母天体的熔融或地质分异,因此结构大都没有被改变。球粒陨石中的球晶通常只有毫米大小,球粒陨石类型也有普通与稀有之分,比如,普通球粒陨石约占所有球粒陨石的90% 左右,它主要有H、L、LL普通球粒类型区分。碳质球粒陨石有CI、CV、CM、CR、CH、CB、CK、CO和C等类型之分,球粒陨石中还有E、R、K、F等类型划分,不论是各类碳质球粒陨石还是E、R、K、F等类型球粒陨石,在球粒陨石家族中都是比较罕见和珍贵的,有人把各种球粒陨石一概而就的称其为“普通”也是不合理的。

球粒陨石是最丰富的一类陨石, 约占陨石总量的80%左右。大部分的球粒陨石主要由橄榄石、辉石、斜长石、铁镍微颗粒以及少量其它矿物组成,它们的岩相中都具有一些球粒结构,球粒之间又夹杂着一些比较细小的基质物质。球粒构造直径大小一般为0.1~20毫米左右,有的则会稍微更大一些。球粒陨石中的球晶体通常由橄榄石、辉石、玻璃质、陨硫铁、铁镍金属以及非晶态等矿物质相组合构成,一些球粒的矿物成分与基质矿物非常的类似。按矿物成分、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分类,球粒陨石又被划分为:顽火辉石球粒陨石 (E群)、普通球粒陨石(O群)和碳质球粒陨石(C群)3个化学群,以及6种岩石学类型;普通球粒陨石又有3个亚群:H──高铁群,亦称古铜辉石球粒陨石;L──低铁群,亦称紫苏辉石球粒陨石;LL──低铁低金属群,亦称橄榄石-紫苏辉石球粒陨石等。

有些类型球粒陨石的化学成分主要是铁、镁硅酸盐,岩相中的矿物为橄榄石与辉石组成,镍-铁含量较少,但一般也含有大量SiO2、MgO,少量Cr、P、Fe、Ni、Mn、Co、Ti,接近地球成因的一些玄武岩化学、矿物与成分。它们的岩石密度通常在3-3.5左右。球粒是球粒陨石在坠落过程中,在熔融状态下快速冷凝形成的球形结晶体,这种球晶结构与化学特征以往在地球成因的岩石中也从未发现过,所以说一些含有玻璃基质球晶的化学成分,很好的反映出了太阳系形成初期一些原始小行星的基础化学成分。

普通球粒陨石,它是一种比较常见含有球粒结构特征的陨石。之所以说它普通,因为它是我们已发现各类陨石中为数最多的一类,约占85%左右。不同球粒陨石化学群的物理和岩石学性质,包括球粒的平均大小、球粒结构类型、复合球粒、带火成边的球粒及含硫化物的比例、化学组成及矿物学特征等,可用于划分球粒陨石的化学与岩石类型及小行星类型,这些性质提供了不同球粒陨石群有用的分类参数极其形成环境等信息。普通球粒陨石中的H型球粒陨石,约占已发现普通球粒陨石的46%左右,目前它的来源地被认为最有可能是来自小行星带中的一颗较大的小行星—韶神星,从目前人们掌握的一些光谱研究数据上看,韶神星很有可能是H球粒陨石及IIE铁陨石的母天体。但总的来说,一些普通球粒陨石可能是来自少数某几颗小行星的大量样本。在太阳系的历史中,这几颗小行星在适当的时间在适当的位置,把大批碎片送往地球。普通球粒陨石分成三种矿物成分不同的类别:

H球粒陨石:在硅酸盐中有最高铁、高金属,但是较低的氧化铁含量。(又称高铁群球粒陨石)是一种普通球粒陨石,也是最常见的一种陨石。大约40%被记载的陨石归属此类,在普通球粒陨石中,H球粒陨石占46%;而在整个球粒陨石类别中则占44%。与其他的普通球粒陨石相比较,此类陨石含铁量较高,占总重量的25-31%,其名字中的“H”即代表高铁含量(英语:High iron abundance)。这些铁大半呈自由状态,因此尽管H球粒陨石具有石质的外貌,它具有较高的磁性。

H球粒陨石其中一些可能的母天体是S-型小行星韶神星,或婚神星与虹神星(但可能性较低)。一般认为,韶神星受撞击后产生了一些近地小行星,这些近地小行星再受到其它撞击,产生的碎片掉到地球,成为了这些陨石,而非直接源自韶神星。H球粒陨石与IIE铁陨石具有非常相似的微量元素丰度与氧同位素比例,使人相信它们来自同一母天体。H球粒陨石中最丰富的矿物为古铜辉石(斜方辉石的一种)与橄榄石。大部分H球粒陨石都经过严重的蚀变,超过40%的H球粒陨石属于球粒陨石中的岩石学第5型,其余为第4型或第6型。只有少数(约2.5%)为未有太大变异的岩石学第3型。从前,H球粒陨石曾以其主要矿物而被称为“古铜辉石球粒陨石”或“橄榄石古铜辉石球粒陨石”,但今已不用。

L球粒陨石:在硅酸盐中铁的含量低、金属量低、但是氧化铁的量较高。L球粒陨石(又称低铁群球粒陨石)是一种普通球粒陨石,亦是第二常见的陨石。大约40%被记载的陨石属于此类,在普通球粒陨石中,L球粒陨石占40%。此类陨石含铁量较低,占其重量的20-25%,其名字中的“L”代表低铁含量(英语:Low iron abundance,与H球粒陨石相对。约有4-10%的镍-铁为自由金属,因此这些陨石也具有磁性,但不及H球粒陨石强。L球粒陨石中含有最多的矿物为橄榄石和紫苏辉石(斜方辉石的一种),还有磁铁矿和镍-铁金属。

大部分(超过60%)属于球粒陨石岩石学分类中的第6型,暗示母天体具有足够巨大(直径大于100千米)来产生较强的加热。与其它球粒陨石相比,很大比例的L球粒陨石曾经过严重的冲击作用,天文学家认为母天体曾经历毁灭性的撞击。放射性定年法指出该事件发生于约5亿年前。这类陨石的母天体仍未找到,但爱神星、花神星或整个花神星族也有可能。爱神星被发现与L球粒陨石的光谱相似,而花神星族的环境证据则包括:1.花神星族被认为形成于10亿至5亿年前;2.它处于小行星带上一个容易将陨石送到地球的轨道。3.该族小行星由S-型小行星组成,其成分与球粒陨石相似;4.花神星族的母天体花神星直径大于100公里。5.从前,L球粒陨石曾以其主要矿物而被称为“紫苏辉石球粒陨石”但今已不用。

LL球粒陨石:在硅酸盐中铁和金属的含量都低,但氧化铁的含量最高。LL球粒陨石(又称为低铁低金属群球粒陨石)是最丰富的普通球粒陨石中占的比例最小的一个族群,大约是已发现坠落球粒陨石的10-11%,和所有坠落陨石的8-9%。LL所代表的意义是低铁(总含量)和低金属,它们的铁总含量约为19-22%,而金属铁则只有0.3-3%,这意味着多数的铁都是以氧化铁(FeO)的形式存在于硅酸盐内;橄榄石中包含26-32摩尔百分比的铁橄榄石(Fa)。含量最丰富的矿物是紫苏辉石(一种辉石)和橄榄石。其它的矿物包括铁-镍金属、陨硫铁(FeS)、长石或长石的玻璃、铬铁矿、和磷酸盐。

LL球粒陨石在普通球粒陨石的族群中拥有最大的球粒,平均直径在1mm。LL群组包括许多主要的普通球粒陨石,包括最著名的Semarkona(类型3.0)的球粒陨石。但是,大多数的LL球粒陨石都曾经历过热变质,在岩时学上的类型是5和6,这表示它们矿物中的成分是均匀的,球粒的边缘已经扩散而不易分辨。这些,加上金属含量低,导致19世纪的矿物学家Tschermak推定他门是从无球粒陨石过渡到球粒陨石的中间产物,并命名为古铜橄榄无粒陨石或“橄榄石-紫苏辉石球粒陨石”。我们现在知道LL球粒陨石和无球粒陨石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这两个名词在LL球粒陨石的分类中早就不再使用了。许多LL球粒陨石视角砾岩。

碳质球粒陨石种类划分与化学群簇的关系描述

碳质球粒陨石,是陨石大家族中一种比较特殊含碳物质元素的陨石,说它特殊是因为它们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与现实意义。它们代表的是最原始太阳系中的演化与成因物质,它们是太阳星云形成初期幸存下来的固体物质。它们保存了一些太阳星云的凝聚、演化及成因信息,其矿物成因学和化学物质组分反映了早期太阳星云、行星、小行星和恒星的形成和演化历史。碳质球粒陨石在含水蚀变过程中保留下的一些特征,与早期太阳星云低温演化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 碳质球粒陨石是早期太阳星云形成和演化的见证者。不同化学组分的碳质球粒陨石代表了太阳星云不同区域的演化产物,它们的形成区域不同也与太阳之间保持的距离不同,其物理化学条件也会由氧化转变为强还原。

近些年来, 学术界已在一些碳质陨石中发现了诸多种不同的氨基酸,这些地外氨基酸不断的被发现,加上研究它们的一些同位素变化与差异性,研究这些特殊的星际物质,可帮助我们寻找到外星生命和揭开生命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碳质球粒陨石,也称C型球粒陨石或“CCS”,相对非碳质球粒陨石,碳质球粒陨石岩相中含有一定的碳物质,因其含碳物质因素所以被命名为碳质球粒陨石或碳质陨石。碳质球粒陨石是球粒陨石家族中氧化还原程度比较高的成员,因其化学特征也最接近原始太阳及太阳星云早期形成的物质,碳质球粒陨石是研究太阳系行星与恒星起源的最理想标本。目前已知的碳质球粒陨石类型已被划分为8至9个群组,通过矿物化学进行分类,碳质球粒陨石已被分为:CI群、CV群、CM群、CR群、CH群、CB 群、CK群、CO群及未被分组的C类群等。

其中未被分组的C类群碳质陨石,虽然还未明确的被划分为某一子类,但因也含有一定碳物质因素,所以在种类归属上也暂被归为C型主群类。C类群碳质陨石中当然也包括许多种已知的原始类型碳质陨石,因为有一些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及非平衡普通球粒陨石也含有碳质物质。此外,并不是所有的碳质球粒陨石都含有球粒。碳质球粒陨石占已发现陨石总数的4.6%左右,碳质球粒陨石根据其独特的矿物化学成份,反应出了它们可能来源于不同的行星母体。碳质球粒陨石的命名多数是依陨石坠落发现地命名的,但也有的是根据其含有金属丰度或铁浓度的高低来命名的。下面描述各种类型碳质球粒陨石的一些岩相结构特征与矿物化学性质及类型划分:

CI碳质球粒陨石,其岩石类型定为1型,它的岩相中含水蚀变特征比较明显,常含有3%至20%左右的水和有机化合物。岩相成分多为硅酸盐、氧化物、硫化物等矿物构成,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些特色矿物是橄榄石和蛇纹石。蛇纹石本身就是一种含水的富镁硅酸盐矿物,蛇纹石的生成常与中温热液交代作用有关,主要是岩石经历热液蚀变而成。一些被蛇纹石化的典型矿物,是由橄榄石、斜方辉石等受热液蚀变分解而成的。CI碳质球粒陨石中含有的一些挥发物质、有机物和水的存在,显示它们在形成初期没有经历过很高的热液影响,因此它们的化学组成被认为与太阳系和太阳星云的初期形成像似。

碳质球粒陨石家族中CI群和CM群的矿物化学成因比较及其的像似,也就是说CM碳质球粒陨石形成时同样没有受到高温热液影响而出现大的石变。其它的一些类型碳质球粒陨石,像是CO、CV、和CK碳质球粒陨石等,它们的岩相中相对缺乏一些挥发性化合物,这可能是它们在其小行星母体时经历了极高的热液熔融过程。CI碳质球粒陨石的化学特征,因和太阳系和太阳星云的形成初期近似,也被学术界称其为比较原始的球粒陨石,它们一些原始的矿物学和岩石学特征受母体环境或水蚀变影响而发生了彻底改变。

CI碳质球粒陨石的岩相大都为表土角砾岩型,均为不同类型的含水矿物石屑与撞击碎片组成,在薄片岩相中球粒和角砾物质及其的稀少。在细粒含水层状的硅酸盐基质中常夹杂着一些各种矿物碎屑,构成碎屑基质的物质多为磁铁矿、硫化物、硫酸盐及碳酸盐岩屑等。一些孤立的高温橄榄石和辉石球晶稀疏的镶嵌在硅酸盐矿物基质中,高温橄榄石和辉石球晶多被次生的网状碳酸盐与Mg质的硫酸盐脉所胶结,一些CI碳质球粒陨石中的裂隙充填物,比如岩相中的硫酸盐脉物质多为坠入地球后,受到坠落地风化环境影响而成因。CI碳质球粒陨石因含水量较多的因素其结构性质也极度脆弱,导致它们在地面上很容易受到风化,因此它们在坠落到地球表面后不会完整的保留太长的时间。

CM碳质球粒陨石, 其岩石类型定为2型,在矿物化学和氧同位素差异上可与其它碳质球粒陨石进行区别,薄片岩相中含有大量的斑状球粒构造,球晶的粒度一般比较小,多为贫氧化铁的I型球粒,部分球晶被层状硅酸盐物质所取代,环状球晶常有细粒吸积边现象,由于受到水的侵蚀与氧化作用,几乎不含有铁镍金属物质,岩相中有富钙铝包体和蠕虫状橄榄石集合体。岩相中的基质矿物化学丰度比较高,基质由层状硅酸盐、羟镁硫铁矿、碳酸盐、硫化物及磁铁矿等物质组成。高温相物质有球粒、角砾和高温矿物,CM碳质球粒陨石中含的高温矿物分组通常有四种:矿物颗粒及碎片、未被熔融的集合体、球粒与捕掳体。CM碳质球粒陨石中高温矿物主相为橄榄石、辉石、铬铁矿和Ca-A1硅酸盐玻璃,次生次相矿物是方解石、石膏和磁铁矿(极可能是一些不新鲜的陨石样品坠落后受地表风化环境影响而形成的物质)。

橄榄石和辉石的成分接近于纯的镁橄榄石和顽火辉石。碳主要以复杂的碳水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基质物质与CI碳质球粒陨石的化学特近似,但比较细密。CM碳质球粒陨石岩相中的球晶化学特征:IA类型中的斑状橄榄石球粒(PO)占绝大部分,IB类型中的斑状橄榄石辉石球粒(POP)很少,炉条状球粒(BO)、放射状辉石球粒(RO)和隐晶质球粒(C)也有出现,高温矿物化学成分几乎是较纯的镁橄榄石和顽火辉石,但也出现富铁成分的存在。CM碳质球粒陨石中含有丰富的太阳系和太阳星云形成初期的物质,CM碳质球粒陨石中的碳物质含量很高,比其它陨石含有更多的太阳系早起形成物质,它包括经历了变质作用的石墨、SiC和金刚石等。CM群和CI群碳质球粒陨石的形成关联密切,具有一些明显的同位素组成特性,在一些CM和CI碳质球粒陨石中已发现了较为丰富的一些有机化合物。

目前学术界已在一些碳质陨石中发现了诸多种不同的氨基酸,这些地外氨基酸不断的被发现,加上研究它们的一些同位素变化与差异性,研究这些特殊的星际物质,可帮助我们寻找到外星生命和揭开生命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有学术观点认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体形成时期,可能是一些小行星撞击地球带来了宇宙中的一些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物质给地球上的生命起源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一些有机物聚集可构成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化学基础。研究表明,CM碳质球粒陨石的反射光谱和太阳系中一些较大的小行星之间存在着一些关联性,这说明它可能是来自一些较黑暗的某个小行星带,CM碳质球粒陨石一般会含有3%至10%左右的水,更少的水含量,让其岩相中的一些矿物和球粒不会快速产生变化,以便能得到更好的保存。

CV碳质球粒陨石,其岩石类型定为3型,它的“CV”类型陨石名字的来源,是根据早期一颗CV类型陨石坠落到意大利一个叫维加拉诺·马伊纳尔达小城镇而命名的,已被归类划分的CV型的碳质球粒陨石大多数都属于岩石学类型3型,只有少数已发现的CV碳质陨石被归属为2型以及4型。CV 碳质球粒陨石,球晶结构一般比较粗大,具有mm级大小的球粒,主要为斑状结构球粒,大多数富含镁物质,近半的球粒具有粗粒的火成边特征,基质与球粒的比值比较高,基质岩相中含有大量的次透辉石-钙铁辉石±钙铁榴石矿瘤或岩球,主要的高温组分是斑状橄榄石球晶。CV与CO碳质球粒陨石的差别在于基质的变化(平均体积百分比数为41.7%)比CO多,球粒与角砾也比CO类型大(平均球粒直径为0.5~2mm左右),不规则角砾夹杂物没有CO多,更多的是粗粒的CAI,细粒的CAI在岩相中也比CO多,体积分数可达1%~6%。

CV碳质球粒陨石又分为氧化小群和还原小群,可通过金属和磁铁矿的丰度及硫化物中的镍含量进行区分,CV碳质球粒陨石的岩相结构和矿物成分很接近一些普通球粒陨石特征。在CV 碳质球粒陨石岩相中基质物质依黑灰色为主,岩相中较大的镶嵌物主要是富铁的橄榄石斑晶,球粒中包裹橄榄石矿物化学多为富镁的橄榄石,其球粒边缘常被硫化铁等物质包裹。岩相中含有的一些白色物质和夹杂物均呈大小不同的不规则形态,这些物质含量往往占CV陨石总体积的5%左右,其中一部分夹杂物是高温矿物称为CAIS(钙铝夹杂物),是由硅酸盐和氧化物的钙、铝和钛等物质构成。CV陨石中辉石矿物很少伴随橄榄石存在,RP球粒可能不会存在CV陨石中,但富钙、铝包体在岩相中比较普遍,主要化学物质是黄长石-尖晶石-辉石±富钙-铝包体。球粒和SAIs的不同高温物相已经整个或部分被次生矿物所取代,部分氧化小群的镁橄榄石边缘是铁橄榄石。还原小群很少蚀变,保留了比较细粒的类似蠕虫状橄榄石集合体。岩相中也存在着个别的黑灰色的包体。

CV比任何球粒陨石都富含难熔亲石元素,CV陨石中的基质物质也是不均一的,成分上与CM碳质陨石的基质近似,主要为含水的硅酸盐或富铁橄榄石组成。在CV 碳质球粒陨石中,残存一些太阳系早起形成的物质石墨、SiC已衰竭,但基质中偶尔会有金刚石的微粒存在,一些钻石微粒之间的同位素特征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化。CV 碳质球粒陨石已被进一步的划分为了三个不同群组,分别为CV还原(CV-B)和CV氧化型(CV-OX)球粒陨石,而氧化型又被划分为A(CV-OXA)及氧化型B(CV-OXB)球粒陨石。

CR碳质球粒陨石,是根据早期坠落在意大利摩德纳附近的一个乡村小镇Renazzo而命名的,即被简称碳质CR。Renazzo碳质球粒陨石最初被列为“2型”CM2球粒陨石,然而,CR型碳质球粒陨石和CM型碳质球粒陨石的矿物化学组合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同,虽然它们也大多属于岩石类型2型。像CM球粒陨石,它们常包含有水化热力物质和磁铁矿,其主要的区别是,它们含有一些还原金属和铁镍矿物,以及高达10%左右铁的硫化物质。这种金属在黑色岩相基质中或球晶相中大都清晰可见,有的球晶外围包裹着一些还原金属和硫化物质,也有的是镍铁或硫化铁被嵌入球晶中。这是些都是比较典型的CR型碳质球粒陨石特征,也容易和其它类型碳质球粒陨石进行有效的区分。CR型陨石是碳质球粒陨石家族中最还原的成员,也是富含Fe-Ni合金的成员。

CR碳质球粒陨石的结构特点是,球粒大多数为层状球粒和夹杂着黑色包体的基质组成,球晶中富Fe-Ni金属,多呈卵形块状,有的球粒外围可见Ca碳酸盐环,基质中也含有少许的板条状和网格状磁铁矿物和比较特殊的蛇纹石-绿泥石层状硅酸盐-Ca碳酸盐组合。铁镍合金含量相对比较高,常占5wt%左右,具有正是Ni-Co关系,Ni/Co接近于太阳的丰度,CAIs含量比较稀少。岩相中的橄榄石和辉石矿物多以富镁贫铁为主,球粒多为I型。难熔亲石元素丰度与CI比较一致,Zn/Mn为0.3×CI,对碳质球粒来说,其高金属含量(100~160mg/m)显得比较很特殊。氧同位素呈现出比较特殊的混合线。全岩、球粒与基质的氧同位素也不相同,含水物质中富重氧同位素,表明水的氧同位素与CI和CM相似。球粒、基质和黑包体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水化作用,可能是水化作用期间温度比CI和CM高。

有些氧化后的CR碳质球粒陨石在分析时,常出现一些铁氢氧化合物及含水矿物存在,可根据其岩相、结构与化学性质变化上进行区分和判断。但实验表明大多数的球粒陨石都存在坠地后期的受环境影响,而出现一些裂隙充填物或含水矿物结晶现象,这大都是陆地风化的结果,不能影响对全岩矿物成因主体性与本质性上的判断,不论是在课题研究或检测鉴定时,多注意这一关键环节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碳质球粒陨石保存,我们可进行适当的干燥脱水处理后再进行入库管理,以便减慢它们的氧化进度。我们一直在找寻CR碳质球粒陨石母体行星的来源信息,以及它的成因起源,通过对宇宙天体进行光谱反射比较,在我们的太阳系中已发现有比较突出的小行星化学特征和它们相似,其中一颗是主带上小行星雅典娜星可以和它们进行良好的匹配。

CH碳质球粒陨石,其岩石类型定为2型,因其有很高的金属含量而得名。“H”是代表高金属含量,因为CH碳质球粒陨石通常会含有高达15~40%左右的金属物质,使它们比其它球粒陨石中的金属含量显得也最为丰富。CH碳质球粒陨石的化学特征与CR和CB型陨石都有较密切的关联,因为这些标本的类型大都属于岩石类型2或3型。CH碳质球粒陨石Fe-Ni金属含量可占总体积的20%左右,Ni/Co值有正相关趋势,并具太阳系的Ni/Co。CH除了镍铁金属含量的丰度高外,它们的球粒分布在岩相中也显得比较零散与杂乱,往往只有少数球晶体现的比较完整。CH碳质球粒陨石中往往含有很高的亲铁元素,但相对亲硫元素和挥发性元素比较贫乏,这些都是典型的CH型碳质球粒陨石特征。一些CR和CH型碳质球粒陨石大都含有层状硅酸盐矿物,这是长期在水化更迭作用下形成的痕迹。

CH碳质球粒陨石,它的主要矿物化学组分包括有,细粒的富层状硅酸盐基质、大量的矿物和多矿物硅酸盐碎片及集合体、球粒碎片、小的球粒、大量的金属及细粒暗色包体。CH碳质球粒陨石中球粒构造一般直径为<0.1mm,球粒由镁橄榄石和铁、镍金属物质组成,大多数是隐晶质球粒。球粒橄榄石中氧化铬含量较高(0.5wt%)。大部分的CAIs是近圆形的,其粒度也比较小(平均直径70μm),CAI基本上无蚀变特征,岩石类型也较高。难熔亲石元素丰近于太阳,全岩氧同位素组成CR沿混合线分布,具有独特的前太阳颗粒与惰性气体。岩相中一些金属和结石状碎屑比球粒更多也更大,细粒基质含量很低(一般为体积分数的5%左右),基质中有零星的含水石屑碎片存在,其基质矿物类似CB碳质球粒陨石。CH碳质球粒陨石除了CAI外,还具有顽火辉石特有的强还原矿物及其集合体,以及普通球粒陨石中特征的富硅矿物集合体。

通过研究CH碳质球粒陨石中富含的一些矿物和元素的丰度,一些研究学者观点认为,CH碳质球粒陨石的化学性质很接近于太阳系形成初期的一些演化物质。它们在宇宙中形成可能是在一个非常早的行星发育时期,它们的母体集聚着原始星云形成初期的一些化合物质游荡在水星轨道上,后来因与其它行星物体碰撞或磁场引力变化而被流浪到某个较黑暗的寒冷区域很常时间,后来因再受到撞击分解或磁场引力作用变轨而有幸光临到我们的地球上。把CH碳质球粒陨石研究的一些数据,再和已发现的一些小行星的光谱数据相比对,巧合的是CH碳质球粒陨石的化学性能和水星上的一些光谱反射物质非常的类似。近年来,随着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和陨石研究的不断深入,也有学者认为CH碳质球粒陨石的母体也很可能是来自21号小行星-鲁特西亚(司琴星),因为鲁特西亚小行星上的一些光谱探测数据也很接近CH碳质球粒陨石。

CB碳质球粒陨石,其岩石类型定为3型,其名字来源为1930在澳大利亚一个叫“bencubbinites”的地方发现的一颗碳质陨石而命名。“bencubbinites”中文译音“本卡宾”,后来因不断发现一些碳质球粒陨石和其特征及其的相似,学术界把这种类型的陨石划分为CB碳质球粒陨石,或也可称其叫“本卡宾类碳质球粒陨石”。CB碳质球粒陨石岩相中铁镍含量及其的高,通常在全岩矿物比例上其含量高达50%以上,因金属矿物含量高的原因,也有人把它称为 “石铁陨石”或误视为“中铁陨石”。但CB碳质球粒陨石和一些石铁陨石存在着一些本质上的差异,CB碳质球粒陨石与CH碳质球粒陨石的某些特征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也有人常把它们混淆在一起。因为除了金属含量存在极大的落差外,CB型和CR碳质球粒陨石中的硅酸盐组分以及部分球粒构造都有存在类似。

CB碳质球粒陨石由于其金属含量高,在类别区分上也比较容易和其它类型的碳质陨石进行划分,与中铁陨石区分上也很容易通过其岩相中的碳质球粒构造进行有效的区分。CB碳质球粒陨石它们通常含有一些mm级大小的金属球,但有的球粒也会大到cm级,金属球粒往往呈现扭曲冲击相或部分熔融特征,CB碳质球粒陨石的岩相中还常包含着一些CAIs(钙铝夹杂物)。个别较早发现的一些CB型陨石也曾被划分入CH类,因为CH和CB碳质球粒陨石中的一些岩相结构与化学特征,介于CH、CB与CR类型都存在一些较大的共同性,它们也都被划分列入CR型主群家族成员中,这说明它们的成因之间都存在着一些密切关系。

CB类型碳质球粒陨石中因也存在着一些差异,根据其金属丰度、CAIs丰度、FeNi金属的组成范围及N同位素组成等特点,它们又被进一步划分为CBa与CBb两个子类型。CBa与CBb类型的区别是:CBa类型中的金属含量常占全岩的50~60%, 球粒大小多为cm级, CAIs含量很少,铁镍金属中的Ni含量为总金属质量的5%~8%左右。CBb类型中的Fe-Ni金属含量常占全岩60~70%左右,球粒大小多为mm级,铁镍金属中的Ni含量约占金属总质量的5%~15%左右,且难熔包体相对较多。

CB型碳质球粒陨石有着较高的金属和硅酸盐比值,在个别的CB样品中Fe-Ni金属含量有时高达50~70%左右。它们的一氧化碳含量常在0.2%左右,Cr含量约占0.03~0.6%,铁镍金属中的铁氧体Ni/Co值有正相关趋势,并接近太阳系Ni/Co的丰度。CB碳质球粒陨石中等性挥发性元素比较贫乏,难熔亲石元素丰度常为中等,氧同位素组成也接近CR球粒陨石特征。CB碳质球粒陨石中几乎不见含有镍铁金属球粒或金属颗粒物,它们的球粒多是由富镁橄榄石、辉石和隐晶质物质构成。CB碳质球粒陨石岩相中基质物质多为粗粒物,含水石屑与矿物碎片也比较稀少。

CK碳质球粒陨石,其岩石类型可归属3或6型,其名字来源于1930坠落在澳大利亚南部一个叫“Karoonda”地方的陨石而得名,“Karoonda meteorite”中文译音“本卡达-陨石”。后来发现有同样质量特征的陨石都被划分为CK碳质球粒陨石,它们在岩相特征与化学性质方面也和CO及CV类型碳质球粒陨石有着密切成因关联性。因最初建立的陨石分类系统中,没有明确对CK类型陨石的一些关键性指标与数据进行定义,一些本应该被指定列入CK类型的陨石,由于陨石分类系统不完善,也常把它们误放在CO或CV类型陨石群组中。近年来随着陨石分类系统的逐步完善,一些曾被错误分类的陨石也重新进行了类别划分,通过对各类碳质球粒陨石元素丰度以及氧同位素特征的研究表明,CK、CO、CV类型的球粒陨石应属于同一族群。

CK碳质球粒陨石的基质矿物丰度较高,基质颗粒度较粗,几乎呈不透明状,黑灰色岩相中夹杂着一些较大的较暗球粒,较大球粒直径常达500~1000微米左右,火成边存在严重缺失现象。被冲击熔化的部分岩相中常散落夹杂着一些辉石与长石质矿物碎屑,橄榄石与辉石氧化程度相对较高,斜长石组成变化也很大。CK碳质球粒陨石中总体上几乎不含Fe-Ni金属矿物,有时在一些硫化物组分中也会发现有较高的镍或较高磁铁矿物存在,但组分矿物中有时也夹杂着钛铁矿和尖晶石物质,物相上常会呈现出溶层纹现象。CK碳质球粒陨石中的硫化物不是每一颗同类型的陨石都包含,有的岩相的硫化物就比较缺失,出现这种现象也可能多数是陨石坠地后期水化作用造成的,它们长期受地表环境影响而出现了一些物质更迭与质变,在一些风化较重的南极CK碳质球粒陨石中硫化物就比较缺失,相对的它们包含受地表影响的氧化物质就比较多。

CK碳质球粒陨石中大都受到变质作用,所以岩石类型定为3-6型,一些CK陨石局部岩相中常有冲击变质脉存在,所有的该类型陨石成员都不同程度显示出了变黑特征,这是因为橄榄石和辉石中的极细粒分散的硫化物和磁铁矿颗粒造成的。岩相中的一些较大斑状球粒通常会含有金属和硫化物包体,基本不含基质,CK全岩氧同位素的组成与CO及CV碳质球粒陨石相对较低。与富含难熔亲石元素的CO及CV类型陨石相对比,可以从其基质物质上进行区分确认。因为,CK碳质球粒陨石是除CI类型陨石外,含有金属最少或严重缺失的碳质球粒陨石。CK所含的球粒是岩相中唯一高温成分,SAIs和AOAs含量较低,几乎完全缺失金属。CK粗粒的基质岩相中常含矿物有橄榄石、斜方辉石、易变辉石、斜长石、长英质玻璃物、磁铁矿、铬铁矿、钛铁矿和硫化铁等。

CO碳质球粒陨石, 其岩石类型定为3型,其名字来源于一颗曾坠落在法国奥尔南(Ornans)地域的碳质球粒陨石而命名,根据其“奥尔南类型”独有的岩相结构与矿物化学的特征,之后不断新发现的一些同类型陨石都被划分归属到CO类型群组中。CO型是一类变质程度较高的碳质球粒陨石,CO与CM及CV类型碳质球粒陨石中包含的球粒都有共同的特征,其大部分球粒直径多在0.1~0.3毫米左右。但CM碳质球粒陨石的细粒基质中,球粒常占全岩的70%左右,CO碳质球粒陨石的球粒一般只占30%左右,CM大部分水化迹象比较明显,但CO被水化的特征比较少。有人认为CO与CV型一些化学特征上也有着某相似之处,但两者在一些岩相结构与矿物组分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CO碳质球粒陨石岩相中的球粒排列比较紧密,但CV中的球粒排列相对的比较稀疏,所以CV与CO型不能归属为同一类型的碳质球粒陨石。

CO和CV型从矿物成因与化学性质上进行分析,它们的母体可能都是形成于太阳系早期的同一区域,但各自的形成条件却不相同,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一些族群与血缘关系。CO碳质球粒陨石的基质丰度相对比较低,主要由含水粘土矿物和微粒的富铁橄榄石组成,在结构和化学成分上也不均匀。球粒多为富金属的镁质球粒,含硫酸亚铁的球粒(II型球粒)也比较常见,CAIs和AOAs的含量较高。CO碳质球粒陨石中的球粒及CAIs常含有一些次生蚀变矿物,很类似CV碳质球粒陨石中含的蚀变矿物(如:方钠石、石霞石、含铁橄榄石,钙铁辉石、钙铁榴石及钛铁矿等)。CO碳质球粒陨石与CM型球粒陨石的另一大区别是,CM型球粒陨石的高温组分中球粒密度较低,CM型球粒在高温物质中仅占不到3%的体积分数,而在CO碳质球粒陨石高温物质中球粒占到60%左右,这表明CO型的熔融物质含量大大高于CM型。CO型球粒的丰度通常也是CAI的3倍。

CO碳质球粒陨石岩相中的大部分球粒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残缺,球粒的表现形式和结构形态呈多样,主要为橄榄石颗粒集合体和单斜辉石构成球粒,球粒中通常也夹杂着一些棕色的非晶态物质。球粒与球粒之间也常出现一些淡褐色的透明玻璃物质及橄榄石和辉石颗粒。CO碳质球粒陨石的基质物质主要由橄榄石、辉石和磁铁矿等物质构成,基质颜色比较黑暗,基质中夹杂的橄榄石和辉石是高温熔变组合物,极少量的铁镍金属与硫化物多呈斑点颗粒状存在。CO碳质球粒陨石中矿物颗粒、集合体、球粒橄榄石和辉石组成其的PST大致相等。CO碳质球粒陨石中的主要组成物质有:橄榄石、辉石、低钙辉石、镍铁金属、硫化物和非晶质玻璃物等。

C碳质球粒陨石,为暂未被划分归属群组的碳质球粒陨石。一些具有新特征的碳质球粒陨石类型,被发现的新特征碳质球粒陨石数量还比较单一。虽然它们已被检测分析认定为碳质球粒陨石家族成员,但在岩相化学与结构特征上暂无法把它们列入现有的分类系统中,因新特征用于研究的样品暂时还比较缺少,或等待发现其它同类型的样品后再进行归属定类的,即暂不适合归类或未被构建划分新类组的统称C碳质球粒陨石。它们通常暂被指定为C型未分组型碳质球粒陨石,或称其为“C-ungrouped”碳质球粒陨石。个别C型具有新特征的碳质球粒陨石,它们可能代表的是某个其它碳质球粒陨石群族中的长辈或平辈,也可能是一个新的族群部落或某个未被扩展的部落分支。


备注:疑似陨石或陨石检测分析研究与鉴定系列知识科教普及—作者系中国科技大学天体行星与陨石化学实验室及中科院直属国家重点理化科学实验室--陈王勇教授、潘波教授、洪教授与刘雨星博士等,版权文稿·未经允许不准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或使用。)

更多产品